假肢装配作为一个复杂且细致的过程,主要是为了截肢者提供更适合的假肢,以此来提高其生活质量。很多残友们初次安装假肢前,对其都是一头雾水,不知道整个过程到底是怎样的,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以下我们就从首次评估、残肢取型、假肢制作和康复训练四个步骤来了解假肢装配的全过程。第一个步骤就是首次评估,这不仅是假肢装配过程的开始,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。这一步通常由湖南国安这类专业的假肢师来完成。他们会从专业的角度来详细检查残友的身体和残肢条件,评估残肢的稳定性、肌肉力量、关节活动度等。此外,还会了解残友的日常活动需求、工作性质以及个人偏好,以便为残友推荐更适合的假肢类型和装配方案。
除此之外,在评估过程中,湖南国安假肢师还会记录残友的详细数据,如残肢长度、围长等,这些数据将用于后续的假肢制作。同时,他们还会与残友沟通,解答残友关于假肢的各种疑问,确保残友对假肢装配过程有充分的理解和期望。
第二个步骤就是残肢取型,在首次评估完成后,接下来是残肢取型。这是制作假肢的关键步骤之一,它决定了假肢的适配程度和舒适度。取型通常使用石膏绷带或其他现代取型技术,如气压取型、电脑扫描取型等。湖南国安假肢师会在残友的残肢末端裹上一层又一层的石膏绷带,待石膏绷带凝固后取下,形成残肢的阴型。然后,根据阴型调整并测量残肢的长度和围长,确保数据的准确性。在某些情况下,如大腿截肢,取型后还需要对阴型进行修补和调整,以确保假肢接受腔的适配性和舒适度。
第三个步骤就是假肢的制作,这是假肢装配过程的核心环节。它包括阳型制作、接受腔制作和假肢部件装配等多个步骤。
阳型制作:在获得阴型后,湖南国安假肢师会向阴型内灌注石膏糊,待石膏糊凝固后形成阳型。阳型需要经过细致的修型和调整,以确保其表面光滑平整,与患者残肢形状一致。
接受腔制作:接受腔是假肢与人体之间的关键部件,它直接影响假肢的舒适度和功能效果。接受腔的制作需要考虑患者的体重、年龄、生活习惯和运动强度等多种因素。制作材料包括聚乙烯醇薄膜、甲基丙烯酸树脂、增强纤维材料等。
假肢部件装配:在接受腔制作完成后,湖南国安假肢师会按专业的技术要求,将接受腔与底座、腿管、关节、脚板等配件装配起来。装配过程中需要确保各个部件之间的协同工作,以实现最佳的功能效果。
此外,为了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,湖南国安假肢师还可以根据患者的颜色和图案要求,制作个性化的假肢接受腔和外包装。
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康复训练了,这也是假肢装配过程的最后一步,也是确保患者能够熟练使用假肢的关键。在湖南国安康复中心,进行各种功能训练,如站位平衡、横向跨步、后退、上下斜坡、上下阶梯、越过障碍物等。这些训练旨在提高残友的平衡能力、步态稳定性和自信心。康复训练的时间因患者的个体差异而异,一般需要数周至数月的时间。在训练过程中,湖南国安的假肢师和康复师会密切关注患者的进展,并根据需要调整训练计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