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5年3月26日】在工业领域迈向低碳转型的征程中,一项突破性创新项目——“切屑氢能 科创赋工”应运而生,为破解机加工切屑处理难题和推动氢能产业发展,开辟了全新路径。
金属切屑“重生”为绿氢,循环经济再添利器
在机械加工行业,每年产生的金属切屑量极其庞大。与传统处理方式不同,切屑氢能项目通过智能化分选、催化反应与储氢技术创新,将铝、钢等金属切屑转化为高纯度氢气(纯度≥99.99%)再投入生产应用,实现“固废资源化+清洁能源化”双重价值。
每吨金属切屑可制取氢气约150-200立方米,碳排放量仅为传统电解水制氢的30%。这项技术不仅降低了氢能生产成本,更让工业固废从“负担”变为“宝藏”。
两大核心技术突破,储氢效率与安全性双提升
革新型水合物储氢法:模拟可燃冰结构,将氢气固化为 “类冰” 晶体,抑制氢脆现象,储氢密度提升 300%
高密度碳基吸附储氢法:以废弃生物质制备多孔碳介质,孔隙率 56%,物理吸附与化学水合协同作用,储氢效率提升 200%
此外,团队开发的模块化智能装备采用撬装式一体化设计,利用智能系统可实时调节酸液浓度(2-4mol/L),压力(5-8MPa)等参数,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运行,单套设备日处理切屑量可达50吨,适配加氢站,燃料电池车,工业储能等多场景需求。
行业应用前景广阔,或重塑氢能生态
制造业低碳转型:为机械加工、航空航天等高切屑量行业提供“零碳氢能+固废清零”闭环方案
氢能基建降本:分布式制氢模式减少长距离运输风险,加氢站建设成本降低20%以上
企业削剪式降支:通过在车间现场部署氢气制备与利用系统,可以为生产设备提供动力
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,绿色未来可期
与政策双驱,踏发展潮流。我们期待用技术创新打通“工业固废—绿色氢能—低碳制造”的循环链条,为“双碳”目标贡献硬核科技力量。
现如今,“切屑制氢-高效储氢”技术体系已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,此项目的广泛应用,将推动机械加工行业朝着绿色、低碳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,为我国实现“双碳”目标贡献重要力量。
精准协同,敏捷赋能,团队共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