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江漠河,是祖国的极北之地,每年有大半的时间都是冰天雪地的冬天,积雪期长达240多天。你认识“北”吗?如果不认识,那就赶紧去漠河找找吧!
我们祖国母亲的最北端—漠河。在旧石器时代已有远古人类活动遗迹,境内发现距今1万至3万年前的老沟和洛古河两处古遗址。由于地处边界,历代以来漠河归属不定。唐虞三代漠河境域为边域荒服之地,春秋战国为东胡、山戎之地,两汉时期属于乌桓和鲜卑之地,隋唐时期属于契丹室韦之地,五代为契丹和蒙古争夺,明时属奴儿干都司木河卫,清军入关后由盛京总管,民国六年升为漠河县,直到1981年方正式成为黑龙江所属县。来自北方的小付同学担任起这次漠河之行的小导游,带上精心准备的攻略和四位南方小伙伴一起踏上寻北之旅!
那一夜,伙伴五人坐在由哈尔滨开往漠河的火车上,在狭小的卧铺上辗转反侧,混着火车的轰鸣声,浅浅睡去。清晨的一抹光亮照在眼上,顺势睁眼看了看窗外,红墙映着白雪,炊烟袅袅,一片安谧祥和的景象映入眼帘。身上的疲惫瞬时消失,从睡前的高楼大厦,到现在的白雪皑皑。心情无以言表的激动。
从县升级为市的漠河,火车站的气派远超出了这个小城市的身份,街道很干净,建筑俄式风格浓厚。就是这儿有着中国最寒冷的冬季,也有着中国最美丽的极地雪景,是中国境内唯一有概率看到极光的地方。
为了照顾第一次来北方的四位小伙伴,选了不是那么冷的几天,即使这样,小伙伴们也觉得很冷。他们说:“如果你问漠河冷不冷?我可以回答,滴水成冰!”并且今年的漠河迎来极寒天气,据天气预报显示,最低温度达到零下39摄氏度。如此低的气温,别说滴水成冰,就是破泼出一杯热水,也会瞬间成为“冰雪”。这就是全国旅游爱好者慕名而来的“泼水成冰”。游客从保温瓶里泼出来的热水,会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弧线,瞬间变成冰雪。
对于南方孩子来说,看见雪真是太快乐了,而且根本不用去日本奈良看小鹿,我们的漠河有着童话世界中的“驯鹿部落”,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,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着驯鹿,驯鹿俗称“四不像”,又称“角鹿”。非常之温顺,在你从袋子里拿出苔藓时,机灵的小驯鹿们就会闪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,朝你走来,并用它们的鼻子蹭你的手,向你着打招呼。而且小鹿身上挂着铃铛,跑里跑去的时候叮叮当当的超可爱!
驯鹿是鄂温克族的运输工具,善于走沼泽,游泳有着“森林之舟”的美誉,头似马,身似驴,蹄如牛,角似鹿。因此俗称“四不像”。每年的圣诞节,圣诞老人就是骑着它去给各位小朋友送礼物的。
在神州北极广场,一行人停下了脚步,从广场向北望去在龙江的中心有一排防护栏,在江上矗立着我们国家的哨所,边防将士们轮番守护着我们的国境线,看着他们冻的发红的脸颊,却依然屹立不动,我感受的到他们对祖国母亲浓浓的爱,实在令人敬佩!
在神州北极广场前,还有挂着“最北糖葫芦”条幅的小摊,糖葫芦各式各样,主打野生蓝莓糖葫芦,因为在大兴安岭地区,盛产着独特的蓝莓品种,甜中带酸,味道丰富无比。卖糖葫芦的阿姨介绍,游客都是来这里找冻的最硬的糖葫芦。
到了晚上,途径“最北邮局”,在以前,由于路途遥远,交通设施不配套,给邮件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,常造成邮件积压。现如今,北极村的交通运输畅通,来自祖国各地甚至是外国游客,每到此地都会在寄给家人的明信片上盖上最北邮政局的邮章,收藏价值和纪念意义倍增!
一如既往的爱你,漠河的冰与雪。
通讯员:付纹瑞